“同上一门思政课”——王乾榕《探民族形式之路》

时间:2024-05-24浏览:16

(通讯员:陈紫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澳门永利402官网网址开展本年度“同上一门思政课”系列特色思政课程活动。

513日上午,动画专业教师王乾榕在文济312教室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中外动画史》思政课程,王乾榕讲述以“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为主题的“中国学派”动画角色表演风格课程,课程主要内容:1.对美国和苏联动画角色表演风格的扬弃;2.“中国学派”动画表演风格的形成;3.特效表演的装饰美感;4.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老一辈动画人集体创作的专业精神

王乾榕通过对比中国动画初创时期美国夸张的卡通风格和苏联的表演细腻、含蓄、层次丰富,风格写实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中国学派动画表演风格的形成。对系统地将戏曲程式化搬上动画荧幕的有意尝试的《骄傲的将军》案例的讲解为同学们中国动画角色表演的独特之处。最后通过对杜春甫、浦稼详、严定宪、林文肖这些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老一辈动画人集体创作的专业精神的讲述总结出“美影厂的经典作品之所以能成功,靠的不是哪一个人的意志,而是集体持续实验的输出,通过技术和艺术经验的积累,形成一套体系。例如张光宇等人设计角色形象,杜春甫、浦稼详等人设计角色动作与表演,都是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做加法,而且加得恰到好处,艺术民主,集体创作的优势就在于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探讨不同国家和民族动画的形式与特点,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到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在探讨民族形式和喜剧风格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动画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通过分析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主题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动画作品不仅仅是娱乐产品,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XML 地图